|
一周太阳能光热资讯(1110~1116)来源:齐发国际官网网站 发布时间:2025-11-16 20:21:48
产品说明
11月13日,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中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光热联盟讲堂」第二期在线讲座,讲座由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英才教授、博士生导师,太阳能光热联盟第六届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力教授主讲《基于简单化美学原则的变组分热力循环三维优化》。讲座创新性地将美学原则融入能源研究,旨在提升热力循环效率。赵力教授团队以简洁、对称和比例等美学原则为核心,优化变组分热力循环。未来,团队计划探索多美学原则的协同优化,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推动该技术在空调、发电等领域的应用。 「光热联盟讲堂」面向太阳能光热联盟理事单位和中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业委员会个人会员开放,旨在提升服务范围,搭建成员间学术与技术交流平台,促进合作。 2025年四季度的两周内,五份国家级能源政策密集出台,从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到新能源消纳调控,从场景培育到“双碳”行动白皮书,这套政策“组合拳”勾勒出“十五五”能源转型的清晰蓝图,既是“新型能源体系”顶层设计的落地细化,也是“十五五”能源转型的路线图、施工图和任务书;加上于2025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让兼具调峰与储能双重价值的光热发电站在了发展风口上。 10月2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能发煤炭〔2025〕89号)明确光热发电在“煤电+新能源”耦合系统中的核心调节作用。 1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建议》(〔2025〕37号)更让光热的应用边界不断拓宽。政策鼓励的“多能互补基地”“工业绿电直供”等场景,与光热发电的技术特性高度契合。 1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1360号)则为光热打开了市场通道。政策提出完善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的机制,明确光热发电可通过辅助服务、容量电价等方式兑现调峰价值,解决了长期以来光热“绿色价值难量化”的痛点。 11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与11月12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能发新能〔2025〕93号)则从战略高度夯实了光热地位。 近日,由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青海格尔木350MW塔式光热发电项目1号吸热塔第一方混凝土顺利浇筑,这一关键节点的实现,标志着项目建设郑重进入主体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截至目前,项目已基本完成临时设施建设,2号吸热塔基础浇筑完成,3号吸热塔基础钢筋绑扎及组装车间基础施工正在同步推进。 11月12日,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新疆鄯善100MW光热发电项目72+24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圆满成功。机组各系统运行稳定,主要参数表现优异,各项性能指标均契合设计标准,正式具备商业运营条件。 11月10日,唐山海泰100万千瓦“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郑重进入稳定运行新阶段。该项目集成建设900MW光伏与100MW储热型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其中,光热部分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总承包,西北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参建,首航高科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聚光集热系统。光场总采光面积524790m²;吸热器额定功率314MWt,吸热器中心标高为190米;容量为2789MWh,储热系统配置12h储热。 近日,由甘肃省安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新疆博乐100MW光热项目179.5米高吸热塔外立面漫反射涂层完成最后一道涂刷工序,吸热塔本体结构及外防护工程基本收尾,项目土建消缺工作已全面启动,全体建设者正以饱满热情与严谨作风,全力冲刺最终建成投运目标。 11月11日,国网新能源云发布《新疆尔自治区2026年度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竞价预公告》。本次组织批次为2026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期间计划投产且未纳入过机制电价执行范围的新能源项目。2025年度(2025年6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未竞得机制电量的新能源项目可继续参与本次竞价。拟参与竞价的风电、集中式光伏、光热项目通过新能源云平台,分布式光伏和分布式新能源项目聚合商通过网上国网平台分别提交项目装机等情况及相关资质材料,填报时间为11月12日-11月14日,未按期完成的,视为放弃竞价资格。 11月15日,由西藏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总承包的西藏开投安多土硕100MW光热项目吸热塔封顶。历时180天,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结顶。 近日,常州龙腾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CTO)卢智恒博士撰文“在2025 SolarPACES大会上专家复盘2025年4月28日发生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大规模停电事件”。事件导致两国全境交通、通信等服务瘫痪,电力系统全面崩溃,直至次日凌晨才恢复。调查报告说明,停电主因是电网电压调节能力不够,而非网络攻击。 专家分析得出的教训与建议:需增加调相机、静止无功补偿器等设备,提升电网调节速度(几秒内响应);改革能源拍卖评分标准,加入无功调节、转动惯量等电网安全指标,降低度电成本权重;适度投资天然气调峰电站,保障系统稳定性。 专家认为,此次事件警示,高比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网必须平衡经济性与安全性,避免过度追求低价能源而忽视调节能力建设。 2. 山东鲁西发电公司“基于熔盐储热的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探讨研究与示范”项目 √ 青岛华晨伟业电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中标熔盐储能中心调试及运维技术服务。 √ 吉林巨旺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中标并网启动验收服务(光热项目并网手续办理)采购。 √ 11月7日,太阳能光热联盟代表实地参观了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新疆吐鲁番和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新疆鄯善两座100MW塔式光热电站。) √ 11月8日,《人民日报》“新时代 共享未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特别报道,刊发《中国能建连续8年参加进博会 让绿色能源更好推动可持续发展》,深度报道中国能建作为负责任的中央企业,连续8年积极参加进博会,全面融入国际产能合作,更好地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 √ 11月12日,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增强与到访的中国能建科技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严研一行座谈,双方围绕深化项目合作、强化内部协同等议题友好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 √ 11月13日,在2025年度中国广核集团供应商大会上,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获评“中国广核集团战略供应商”,并被评定为“四星级供应商”。常州龙腾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中国广核集团战略供应商”称号。 √ 日前,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沙特PIF6 AFIF 4.2GW项目合作协议。(详情:4.2GW!中信博锁定沙特“超级大单”!) √ 天津大学赵力教授课题组硕士研究生高春霄、逄钰家获评研究生2025年度国家奖学金。 √ 近期,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太阳能研究所小组成员余琼粉教授带领研究生,在吸附储热机理探究、高性能吸附材料开发及光伏驱动空气取水系统构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连续发表3篇学术论文,云南师范大学为唯一完成单位。 11月12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能发新能〔2025〕93号)。意见指出,因地制宜建设光热发电等调节性电源,合理控制新建基地煤电装机需求,鼓励以熔盐储热耦合调峰、就地制绿氨掺烧等方式,提高新能源与煤电深度协同水平,提升基地绿电电量占比;支持有条件地区充分的发挥光热、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等的支撑调节作用,探索打造100%新能源基地。有序推动新能源供热供暖应用。鼓励用热(冷)需求旺盛的产业园区,通过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供热、热泵供热(制冷)、光伏光热一体化等方式,打造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多能耦合综合供能站。 1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1360号),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 文件指出,加快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大力推进技术先进、安全高效的新型储能建设,挖掘新能源配建储能调节潜力,提升利用水平。适度布局调峰气电。因地制宜建设光热电站。推进新一代煤电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推动新能源替代燃煤自备电厂发电。充分的发挥虚拟电厂聚合负荷侧调节资源作用,拓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攻关系统灵活调节技术。创新应用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等多种技术路线,加快突破大容量长时储能技术。推动新建抽水蓄能电站具备变速调节能力。深化虚拟电厂协调运行控制技术、多元交易技术应用,扩大新型负荷灵活调节技术应用。加快新一代煤电试点应用及推广。 11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2024年度全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结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重视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发展,提高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利用水平。 2024年全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实际完成35.2%,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全国非水电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实际完成20.8%,同比增长2.7个百分点。2024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5.9%,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6.8%,同比降低1.1个百分点。 在新疆哈密的戈壁滩上,有一座能源“银行”,能吸收阳光,转化和储存热能,解决了光伏电站不能夜间发电的难题——它就是熔盐塔式50兆瓦光热发电站。该示范电站由中国能建西北院以总承包模式建设,并自主独立提供全厂全过程工程设计;东方锅炉提供核心系统与设备,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安徽电建二公司、江苏电建一公司、天津电建、西北电建承建,中南院监理,西北电力试研院调试,科技发展公司运行维护。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